股票价格今天涨,明天跌,涨涨跌跌都是正常现象。但是,近期特斯拉的股价下跌让人有点惊讶,连续大幅度的下跌不免让人有些疑惑。人们常说,股市走势有先导性,近期,有投资者担心,特斯拉的下跌莫非预示了什么?
特斯拉市值缩水
2023年12月28日,特斯拉的股价出现265.13美元/股的高点后一路下滑,中途偶尔的反弹,力度也非常弱,在2024年1月25日,特斯拉的股价还出现了大幅度跳空低开下跌的现象。自从高点之后,特斯拉的市值缩水比较严重。
资料来源:东方财富网
美银证券发表报告认为,特斯拉2023年末季非通用会计准则(non-GAAP)每股纯利0.71美元,略低于市场预期的0.73美元;报告认为,没能达到预期主要是汽车业务收入及毛利率的影响,以及服务毛利率有较小的波动产生了影响。不过,特斯拉的能源业务表现超过预期,并且经营开支下降。另外,2023年末季经营利润率为8.2%,也略低于预期的8.3%。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,对特斯拉的市值会有一定的影响。
美银证券的报告还认为,特斯拉面对来自宏观经济、竞争加剧、电动车需求放缓的风险,自身的增长率在放缓。
资料来源:公开数据整理
宏观层面,全球经济放缓对电动汽车的购买存在一定影响。在市场竞争方面,特斯拉面对着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竞争,尤其是来自比亚迪的竞争不能忽视。2020年、2021年,特斯拉的销量高于比亚迪,并且比亚迪的销量主要在中国市场,现在情况已经有所不同,比亚迪不仅销量超过特斯拉,也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。从市场表现来看,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海外,成果不错,中汽协的数据显示,2023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.3万辆,同比增长77.6%,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对特斯拉的全球销售形成了挑战。
资料来源:公开数据整理
法院判决的干扰
最近,特斯拉的一位股东起诉,特拉华州法官判定董事会制定的薪酬计划无效,马斯克约550亿美元的激励薪酬落空,这对投资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
2012年,特斯拉董事会第一次批准了马斯克的薪酬激励方案,这原本是一个10年期的激励计划,但是,特斯拉在2017年就达成了大多数指标,为了特斯拉的长远发展,2018年,董事会于2018年再次与马斯克签订新的激励计划,也是一个10年期计划。这项计划还没到期,就有股东起诉认为不合理。
马斯克的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规定了16个经营指标,其中最多12个可与所有分批授予的市值指标配对,即16个经营指标并不要求全部完成,完成12个就算达标。当时签订这份激励计划的时候,并不显得报酬有多高,据报道,马斯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,第二次激励计划当时的价值仅为26亿美元。73%的股东投了赞成票。特斯拉经过5年的发展,这笔激励薪酬价值增长较快。据媒体报道,约合550亿美元。
原告律师团队认为,董事会有责任提供一个较低薪酬方案或另寻首席执行官,他们本应要求马斯克在特斯拉全职工作,而不是让他专注于其他项目。
马斯克除了拥有特斯拉的股份外,还创办了spacex、Neuralink、Hyperloop、Star Link等比较知名的创新型企业,前不久更是收购了大名鼎鼎推特,后更名为“X”,这些企业难免会牵扯马斯克的精力,也让不满者找到了攻击的理由。
面对法院的判决,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称:“永远不要在特拉华州注册公司。”并在“X”上发起一项投票,考虑将特斯拉的注册地迁往总部所在地德克萨斯州。
是否先导性预示
多重不利因素干扰对特斯拉会产生影响,但是近期贵价下跌幅度比较大,下跌时间比较长,让人们心中不免产生疑问,是否存在先导性预示?
特斯拉的市值下跌较大,非个人散户能够促成,下跌时间这么长,也不是个人散户能办到。特斯拉的股东中,机构持有者比较多,机构在购入特斯拉股票时都做过详细的调查,现在这种情况可能存在某个机构股东减持的情况。如果机构减持了,是不是特斯拉有未来不被看好的因素呢?
比如,银行股是著名的投资人巴菲特的最爱,但是,2020年之后,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·哈撒韦公司向美国证交会(SEC)提交的持仓报告,巴菲特旗下基金一直在减仓银行股,当时巴菲特的这些举动还被一些人嘲笑,2023年,硅谷银行破产,第一共和银行破产,美国银行业由于美联储加息陷入困境,人们才想起巴菲特多么有眼光,提前减持了银行股。
如今,特斯拉的市值持续缩水,下跌已有一段时间,是否有不被普通投资人看到的利空因素呢?
从特斯拉公布的信息来看,特斯拉 Cybertruck 即将投入量产,目前全球订单数量已经突破 150 万辆,这是特斯拉的又一爆款车型,虽然在国内不能上市销售,展示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。
特斯拉正在有条不紊地布局墨西哥工厂,德国工厂经过多重磨难也开始走上正轨,上海工厂正在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,既供应中国市场,也大量向海外输出产品。虽然特拉华州的判决会对当地的工厂有一些影响,但不影响特斯拉的大局。
有人担心特斯拉的市值缩水较多,下跌时间较长,或许是过度担心了。
责任编辑:齐萌
下一篇:造车新势力的故事不好讲了